• <ul id="6qcgg"></ul>
  • <dl id="6qcgg"><small id="6qcgg"></small></dl><dfn id="6qcgg"></dfn>
  • <abbr id="6qcgg"><del id="6qcgg"></del></abbr><button id="6qcgg"><kbd id="6qcgg"></kbd></button>
    技術文章

    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及稀釋平板菌落計數(shù)



    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及稀釋平板菌落計數(shù)

     

    一、實驗原理

    稀釋平板測數(shù)是根據(jù)微生物在高度稀釋條件下固體培養(yǎng)基上所形成的單個菌落是由一個單細胞繁殖而成這一培養(yǎng)特征設計的計數(shù)方法,即一個菌落代表一個單細胞。計數(shù)時,首先將待測樣品制成均勻的繁殖稀釋液,盡量使樣品中的微生物細胞分散開,使其成單個細胞存在,否則一個菌落就不只是代表一個細胞,再取一定稀釋度、一定量的稀釋液接種到平板中,使其均勻分布于平板中的培養(yǎng)基內(nèi)。經(jīng)培養(yǎng)后,由單個細胞生長繁殖形成菌落,統(tǒng)計菌落數(shù)目,即可計算出樣品中的含菌數(shù)。此記數(shù)方法所計算的菌數(shù)是培養(yǎng)基上長出來的菌落數(shù),故又稱活菌計數(shù)。一般用于某些產(chǎn)品檢定,如根瘤菌劑等產(chǎn)品檢定,生物制品檢驗,土壤含菌量測定及食品、水源的污染程度的檢驗。

    自然條件下,微生物常以群落狀態(tài)存在,這種群落往往是不同種類微生物的混合體。為了研究某種微生物的特性或者要大量培養(yǎng)和使用某種微生物,必須從這些混雜的微生物群落中獲得純培養(yǎng),這種獲得純培養(yǎng)的方法稱為微生物的分離與純化。

    在自然界中,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環(huán)境,其中生活的微生物數(shù)量和種類都是極其豐富的,因此土壤是人類開發(fā)利用微生物資源的重要基地。土壤中的微生物數(shù)量、種類與土壤肥力有關,肥沃的土壤中多,貧瘠土壤中少。其生理類群則與土壤的其它理化性質(zhì),如通氣、pH有關,例如在通氣良好的菜園土中,好氣性微生物占有**優(yōu)勢。本實驗以菜園土為材料分離土壤中的好氣性細菌,并進行數(shù)量測定。

    分離微生物時,一般是根據(jù)該微生物對營養(yǎng)、pH、氧氣等要求的不同,供給它們適宜的生活條件,或加入某種抑制劑造成只利于該菌種生長,不利于其它菌種生長的環(huán)境,從而淘汰不需要的菌種。分離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有稀釋平板分離法和劃線分離法,根據(jù)不同的材料,可以采用不同方法,其*終目的是要在培養(yǎng)基上出現(xiàn)欲分離微生物的單個菌落,必要時再對單個菌落進一步分離純化。在用稀釋平板分離微生物時,還可以同時測定待分離的微生物的數(shù)量。

    放線菌與細菌同屬原核微生物,是重要的***產(chǎn)生菌,在土壤中的數(shù)量僅次于細菌,尤其是在有機質(zhì)豐富、透氣性好的中性到微堿性土壤中的數(shù)量較多。本實驗采用高氏一號瓊脂培養(yǎng)基分離和計數(shù)菜園土中的放線菌。

    **在土壤中的數(shù)量次于細菌和放線菌,主要在有機質(zhì)豐富、透氣性好的偏酸性土壤中較多。分離土壤中的**并不難,但由于其菌落大,容易擴展,計數(shù)準確性較低。本實驗采用加有氯霉素或慶大霉素和孟加拉紅的馬丁氏培養(yǎng)基分離及計數(shù)菜園土中的**。按一般資料介紹為鏈霉素,但此種***要先配成一定濃度的溶液,且應于倒平板前才加入培養(yǎng)基中。在此培養(yǎng)基上,放線菌和細菌被氯霉素或慶大霉素和孟加拉紅所抑制,但大多數(shù)**能夠生存,且其菌落受孟加拉紅的抑制而較小,從而避免了某些**的擴散蔓延而帶來的數(shù)量上的誤差。

    二、實驗材料

    1、活材料:蘇云金芽胞桿菌(Bacillus thuringiensis)菌劑。

    2、培養(yǎng)基:牛肉膏蛋白胨瓊脂培養(yǎng)基;高氏一號瓊脂培養(yǎng)基;加有氯霉素(或慶大霉素)和孟加拉紅的馬丁氏瓊脂培養(yǎng)基:1000mL培養(yǎng)基中加入注射用氯霉素2mL,孟加拉紅33.4mg,均于**前加入。

    3、材料:肥沃茶園土。

    實驗用品

    內(nèi)裝1520個玻璃珠的90mL無菌水、9mL無菌水、直徑9cm的無菌平皿、1mL無菌吸管、天平、稱樣瓶、記號筆、玻璃刮鏟、經(jīng)2mm土壤篩過篩的菜園、天平、試管架、無菌稱量紙、酒精燈、火柴、接種環(huán)、無菌水。

    三、實驗方法

    (一)稀釋平板測數(shù)法

    1、樣品稀釋液的制備

    準確稱取待測樣品10g,放入裝有90mL無菌水并放有小玻璃珠的250mL三角瓶中,用手或置搖床上振蕩20min,使微生物細胞分散,靜置2030s,即成101稀釋液;再用1mL無菌吸管,吸取101稀釋液1mL,移入裝有9mL無菌水的試管中,吹吸3次,讓菌液混合均勻,即成102稀釋液;再換一支無菌吸管,吸取102稀釋液1mL,移入裝有9mL無菌水的試管中,也吹吸3次,即成103稀釋液;以此類推,連續(xù)稀釋,制成104105106、107、108、109等一系列稀釋菌液。

    用稀釋平板計數(shù)時,待測菌稀釋度的選擇應根據(jù)樣品確定。樣品中所含待測菌的數(shù)量多時,稀釋度應高,反之則低。通常測定細菌菌劑含菌數(shù)時,采用107、108、109稀釋度,測定土壤細菌數(shù)量時,采用104105、106稀釋度,測定放線菌數(shù)量時,采用103104、105稀釋度,測定**數(shù)量時,采用102103104稀釋度。

    2、平板接種培養(yǎng)

    平板接種培養(yǎng)有混合平板培養(yǎng)法和涂抹平板培養(yǎng)法兩種方法。

    混合平板培養(yǎng)法

    將無菌平板編上107108、109號碼,每一號碼設置三個重復,用無菌吸管按無菌操作要求吸取1×109稀釋液各1mL放入編號1093個平板中,同法吸取108稀釋液各1mL放入編號1×1083個平板中,再吸取1×107稀釋液各1mL放入編號1×1073個平板中,由低濃度向高濃度時,吸管可不必更換。然后在9個平板中分別倒入已熔化并冷卻至4550的細菌培養(yǎng)基,輕輕轉動平板,使菌液與培養(yǎng)基混合均勻,冷凝后倒置,在30下培養(yǎng)。至菌落長出后即可計數(shù)。

    涂抹平板計數(shù)法

    涂抹平板計數(shù)法與混合法基本相同,所不同的是先將培養(yǎng)基熔化后趁熱倒入無菌平板中,待凝固后編號,然后用無菌吸管吸取0.1mL菌液對號接種在不同稀釋度編號的瓊脂平板上,每個編號設三個重復。再用無菌刮鏟將菌液在平板上涂抹均勻,每個稀釋度用一個**刮鏟,更換稀釋度時需將刮鏟灼燒**。在由低濃度向高濃度涂抹時,也可以不更換刮鏟。將涂抹好的平板平放于桌上2030min,使菌液滲透入培養(yǎng)基內(nèi),然后將平板倒轉,保溫培養(yǎng),至菌落長出后即可計數(shù)。
     

    (二)土壤中好氣性細菌的分離與計數(shù)

    1、土壤稀釋液的制備

    稀釋平板測數(shù)法的相同步驟進行,按無菌操作法將土壤稀釋至106即可。

    2、分離方法

    可以用三種方法進行分離。

    混菌法:按稀釋平板測數(shù)法中的混合平板培養(yǎng)法進行,使用的稀釋度為104、104、106三個,各做3個重復。

    涂抹法:按稀釋平板測數(shù)法中的涂抹平板測數(shù)法進行,使用的稀釋度為103104、105三個,各做3個重復。

    以上兩法又統(tǒng)稱為稀釋平板分離法,可同時用于所分離菌的計數(shù)。

    劃線法:用**接種環(huán)沾取10-1稀釋液1環(huán)于已凝固的平板上進行劃線(圖示)。劃線可按以下兩種方式進行,一種為交叉劃線法,是在平板的一邊做**次“Z”字形劃線。轉動培養(yǎng)皿70°角,將接種環(huán)在火上燒過并冷卻后,通過**次劃線部分,做**次“Z”字形劃線。同法進行第三次、第四次劃線。另一種為邊疆劃線法,是從平板邊緣的一點開始,連續(xù)作緊密的波浪式劃線,直至平板中央。轉動培養(yǎng)皿180°,再從平板另一邊(不燒接種環(huán))同樣劃線至平板中央。劃線法實質(zhì)上屬于一種由點到線的稀釋法,較適用于含菌比較單一的材料的純化,對于土壤這類微生物高度混雜的樣品則較少使用。

    以上各種分離法,都應按無菌操作進行。所用的培養(yǎng)基若在倒平板前,按50μg/m L 的量加入用乙醇溶解的制霉菌素或放線菌酮(起抑制霉菌的作用),效果會更好。

    3、培養(yǎng)

    將上述接種過土壤懸液的平板倒置,于2830培養(yǎng),至長出菌落為止(2436h)。

    4、挑菌純化

    在平板上選擇分離較好的有代表性的單菌落接種斜面,同時作涂片檢查,若發(fā)現(xiàn)不純,應挑取此菌落做進一步劃線分離,或制成菌懸液再做稀釋分離,直至獲得純培養(yǎng)體。

    5、計數(shù)

    選取混菌法和涂抹法中每皿菌落數(shù)30300的平板,分別按稀釋平板測數(shù)法中的混合平板測數(shù)法涂抹平板測數(shù)法中的公式計數(shù)。這樣求得的是每克原始土樣中的活菌數(shù),若要折算為每克干土的含菌數(shù),還應將此數(shù)值除以干土在土樣中所占的質(zhì)量分數(shù)(烘干土的質(zhì)量/原土樣的質(zhì)量)

    注:土壤含水量的測定是將一定質(zhì)量的土壤在105110下烘干至恒重,再稱干重。

    (三)、土壤中放線菌的分離與計數(shù)

    1、土壤稀釋液的制備

    按實驗稀釋平板計數(shù)法中的方法進行,將菜園土稀釋至105。在稀釋時,可在盛無菌水的三角瓶中加10100g/L的石炭酸溶液和50μg/m L 的制霉菌素以抑制細菌和霉菌的生長。

    2、分離方法

    采用稀釋平板分離法,又可分為兩種方法。

    混菌法:按稀釋平板計數(shù)法中的混合平板培養(yǎng)法進行,所不同者是稀釋度,應采用103104、105三個稀釋度,各做3個重復。

    涂抹法:按稀釋平板計數(shù)法中的涂抹平板計數(shù)法進行,應采用102、103、104三個稀釋度,各做3個重復。

    3、培養(yǎng)

    將上述接種過土壤懸液的平板倒置于2830培養(yǎng)45d。

    4、挑菌純化

    從平板中選擇分離較好的放線菌菌落(應與細菌菌落區(qū)別開)較接斜面,并制片作純度檢查,若不純,應進一步將該菌作稀釋平板分離或劃線分離,直至獲得純培養(yǎng)。

    (四)、土壤中**的分離純化與計數(shù)

    1、土壤稀釋液的制備

    按實驗稀釋平板計數(shù)法中的方法進行,將土樣稀釋至104。

    2、分離方法

    采用稀釋平板分離法。又可分為兩種方法。

    混菌法:按稀釋平板計數(shù)法中的混合平板培養(yǎng)法進行,所不同的是稀釋度,應選10-2、103104三個稀釋度進行接種。

    涂抹法:按稀釋平板計數(shù)法中的涂抹平板計數(shù)法進行,所不同的是稀釋度,應選10-1、102、103三個稀釋度進行接種。

    3、培養(yǎng)

    將上述接種土壤懸液的平板倒置于28培養(yǎng)35d。

    4、挑菌純化

    從長有單菌落的平板中選取典型的**菌落(包括酵母菌菌落)轉接斜面,并同時制片作純度檢查。若不純,應進一步挑取該菌落采用劃線分離,或制成菌懸液進一步作稀釋分離,直至獲得純培養(yǎng)體為止。

    5、計數(shù)

    選取每皿菌落數(shù)在10100之間的平板用于計數(shù)。不應遺漏酵母菌的菌落,必要時可制片檢查,以免誤為細菌菌落,具體方法見土壤中好氣性細菌的分離與計數(shù)。

    6、菌種保存

    將分離到的**轉接到PDA斜面上培養(yǎng),待長好后,置于冰籍中保存,必要時進行深入研究。

     


    產(chǎn)品目錄
    聯(lián)系我們
    新聞中心
    技術文章
    Copyright? 2003-2025  深圳菲特立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     

    電話:0755-25928978 89512173 傳真:0755-89512173     地址:深圳市福田區(qū)八卦三路榮生大廈402室    

         
            粵ICP備13062898號  
      
    AV无码天堂一区免费午夜,国产在线精品在线精品,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久,精品视频资源站先锋在线
  • <ul id="6qcgg"></ul>
  • <dl id="6qcgg"><small id="6qcgg"></small></dl><dfn id="6qcgg"></dfn>
  • <abbr id="6qcgg"><del id="6qcgg"></del></abbr><button id="6qcgg"><kbd id="6qcgg"></kbd></button>